9月24日,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CBA联赛近年来的营收变化。数据显示,自2013年至2017年实施管办分离改革后,联赛整体营收实现显著增长。

根据2013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披露的信息,当时CBA联赛年营收规模约为10亿元。其中联赛无形资产和俱乐部资源整体销售贡献30%收入,俱乐部自筹资金占比60%。时任篮管中心主任信兰成透露,18支俱乐部年度总投入约6亿元,通过集中招商可获得3亿元左右收入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12年中国篮协与盈方中国续签的后五年合作协议约定,盈方每年需支付3.36亿元授权费。这笔费用在扣除9%的税费及三项专项基金后,剩余部分用于俱乐部分红。
2017年实行管办分离后,CBA联赛经营状况明显改善。目前CBA公司年营收稳定在10亿元水平,同时20家俱乐部自有营收约达13亿元,包括赞助商冠名、门票收入、地方体育局补贴等。据此推算,联赛整体营收规模已突破23亿元,较2013年实现翻倍增长。
此外,CBA公司每年还需向中国篮协缴纳10%的营收作为授权费。这一系列数据表明,管办分离改革有效激活了CBA联赛的商业潜力,推动了中国职业篮球的市场化进程。